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建築導論
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e 
開課學期
102-2 
授課對象
工學院  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賴仕堯 
課號
CIE3021 
課程識別碼
501 3425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A,B,C(18:25~21:05) 
上課地點
工綜B01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150人
外系人數限制:7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22CIE3021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建築直接影響每一個人實際的日常生活機能、心理、美感體驗和社會權力關係,甚至意識形態。隨著經濟、文化發展與休閒旅遊普及,越來越多台灣人看見並注意到建築。然而多數為非專業背景的大眾,還是對建築這個領域存在著許多想像或片面認知。例如很多人所認定的建築就是房地產,社會上一提到建築師都認為是時尚高薪的職業,建築的知識高度專業而遙不可及…,諷刺的是,作為社會的主體、空間的使用者與產權的所有者,我們的空間與建築大多是被他人所決定,也罕見能為我們發聲。
本課程將從技術、歷史與社會文化等各個面向討論建築,包括建築的定義及演變、建築的內容與構成要素、一些爭議已久的觀念與認知、建築作為一種文化物件的社會作用、空間生產與建築專業、及建築在當今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等。課程中的建築乃是一廣義的人造環境概念,除一般共同認知的建築外,尚包含社區、地景與城市。課程透過探討建築課題,瞭解建築的力量與空間營造的驅動力,來進一步思考建築能為我們作什麼?怎樣才能生產出人民所要的建築,讓建築為我們所用,為我們說話?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以演講介紹建築相關理論及建築領域的知識與實務,並探討包含了空間、社區、地景與城市的廣義建築的基本認識與相關議題;同時藉由討論與作業深化上述目標。基於建築的空間形式與體驗之特性,課程採用多樣性文本,包括建築相關理論,評述,展覽、影像、文學中的建築空間再現,及建築本身的體驗。課程作業並規劃了模擬建築空間環境的體驗分析與設計的操作。本課程引領進入建築領域,認識建築,建築專業,建築教育,建築的社會文化功能,並啟發思考問題和批判既定成見的態度,培養基本的空間形式解讀與生產能力。最後,期能以所具備的建築知識與素養,參與自身空間的社區城市公共空間的改造。 
課程要求
準時出席聽課
閱讀參考文獻
分組討論
平時作業(演講心得報告)
校外實地參觀
期中、期末作業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備註: 每週三上午 
指定閱讀
待補 
參考書目
Bachelard, Gaston, 1957. La poetique de l’espace.(中譯,龔卓軍、王靜慧譯,《空間詩
學》,台北:張老師文化。)
Harvey, David, 2003. Paris, Capital of Modernity, New York: Routledge. (中譯,黃
煜文譯,《巴黎,現代性之都》,台北:群學。)
Sudjic, Deyan (2005). The Edifice Complex: How the Rich and Powerful Shape the
World, New York, New York: Penguin. (中譯,王曉剛、張秀芳、陳相如等譯,《建築!建築!誰是
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?》,台北:漫遊者。)
Lynch, Kevin and Gary Hack. 1984. Site Planning, (3rd edition), Cambridge, Ma.:
MIT Press.(中譯,成其琳譯,《基地計劃》,台北:六合。)
Calvino, Itano, 1974. Invisible Cities, New York: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.
(義大利原文發表於1972年)(中譯,王志弘譯,《看不見的城市》,台北:時報文化。)
Berthes, Roland, 1957, Mythologies.(中譯,許薔薔等譯,《神話學》,台北:桂冠。)
Barthes, Roland, 1967, Systeme de la Mode. (中譯,敖軍譯,《流行體系(一)、(二)》,
台北:桂冠。)
夏鑄九,1994,《公共空間》,台北:文建會?藝術家雜誌社。
Richard Sennett (2003) 《肉體與石頭: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》,黃煜文譯,台北市:麥田。
De Botton, Alain. 2007. 《幸福建築》, Translated by 陳信宏. 台北市: 先覺.
Wolfe, Tom. 1985. 《從包浩斯到我們的房子:現代建築的來龍去脈》. Translated by 祝仲華 and
王鈺. 台北市: 尚林.
延藤安弘、森永良丙、曾英敏,2000 “由協同住宅所見之人與環境的關係談共同居住的意義——Moyai住宅與
MPort之實例”,《城市與設計學報》,第11-12期,三月,頁259-293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作業一:我所知道的建築 
5% 
個人作業 
2. 
作業二+三:建築圖面練習、描繪空間 
20% 
個人作業 
3. 
作業四:建築案例分析 
20% 
課堂報告 
4. 
作業五:林家花園導覽手冊 
20% 
模擬競圖 
5. 
作業六:北投圖書館參訪心得 
5% 
個人作業 
6. 
作業七:媒體中的建築與其意義 
15% 
課堂報告 
7. 
作業八:「現在」我所知道的建築 + 課程建議 
5% 
個人作業 
8. 
課程參與 
10% 
包含小組討論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0  課程介紹、影片欣賞 
第2週
2/27  建築:實體與空間 
第3週
3/06  環境設計的空間劇本操作 
第4週
3/13  人、活動、空間:模式語彙 
第5週
3/20  建築系統:結構、構造與材料 
第6週
3/27  報告週:建築基本案例分析 
第7週
4/03  清明連假 
第8週
4/10  空間的生產+建築設計案例介紹 
第9週
4/17  期中考週停課一次 
第10週
4/24  建築、形式與風格 
第11週
5/01  建築師的形成 
第12週
5/10  校外教學:板橋林家花園空間賞析 
第13週
5/17  建築與環境(校外教學:花博公園) 
第14週
5/22  地景建築與都市設計 
第15週
5/29  建築與城市:都市計畫與林區 
第16週
6/05  建築、再現與意義 
第17週
6/12  作業報告:媒體中的建築空間再現